绍,任凭袁绍如何哭闹。
吕布来到了陈宫处,倒是陈宫先开口:“看来你还是有点智商的嘛。”吕布板着脸,沉声说:“公台这话可就不对了啊……”陈宫挑眉一笑:“知道自己该走什么路的人,就是智者。”无形之中抬高了自己的身价,吕布只能默默流汗。
刘备找到袁绍的时候,袁绍已经泄了气,看着吕布的背影叹道:“哎!本来煮熟的鸭子,就这么飞了!”刘备马上发挥自己的卖萌技能,看着袁绍说:“曹操他向我宣战,我想请你帮个忙!”袁绍淡淡地看了看刘备,满不在乎地说:“那不是你们的事情吗?找我干什么?”赵云抢先一步说道:“听说你和曹操是仇人?”袁绍没有在意:“是啊。”赵云借题发挥:“所以现在有了一个可以打败他的机会了,何不以此雪耻呢?再说,我们应该同仇敌忾地团结起来,机不可失失不再来,三思哦。”刘备鼓起掌来:“哇!子龙你真的好聪明啊!”赵云不予回答。袁绍拍案而起:“好!我就和你同盟,共同对付曹操!”
第三则故事:趁火打劫。
陈宫看着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,毫不气地在背后给曹操下了一份战书:
如果你输了,那么魏小组组长的位置就必须让给吕布。
陈宫
曹操根本没发现这封信,也没发现这个隐患。
“曹操,我看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,免得你输了之后会哭鼻子。”袁绍在考试之前不忘对着曹操挑衅。曹操才不会理会这些无聊的事情呢,只是一甩头,引用了诸葛亮的前言:“你们两个学渣不过是凑凑数而已,其实根本不堪一击。等着我把你们赶出我们班去吧!”旁边的孙权听到了这句话,使劲地掐了一下曹操的肩膀:“今天你是值日班长,请在说话的时候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份!我们是要讲究团结互助的,怎么可以起内讧呢。”曹操毫不气地把孙权推开:“这是我们组的事情,你别插手!”孙权翻了一个白眼,转过头去咋咋呼呼哭天喊地说自己没复习了。
袁绍已经代替了刘备迎战,换言之,曹操必须拿自己的成绩和袁绍比,刘备只是在一边“避雨”罢了。陈宫是一个很有天赋的“预言家”,他预言道:“这次曹操绝对会输掉,但是袁绍绝对不会对曹操太过分。”吕布权当什么都没听见。陈宫继续说道:“到那时,曹操再看到我写的信,绝对会大吃一惊的!”吕布终于开口了:“也许你的信里应该再加一句话。”陈宫看着这个自从和自己做了朋友就没主动说过一句话的吕布问:“什么话?”吕布面无表情地说:“字迹太差,请见谅。”陈宫瞬间变成灰色。
也许是袁绍有意安排,也许是天注定的,曹操在考试的过程中不但心浮气躁,而且坐在后面的司马懿总是在“骚扰”他:“曹操,我的钢笔没水了,借我个笔囊用用。”曹操迅速地把笔囊扔给司马懿。不出两分钟,司马懿又说:“借我支铅笔,连线题要用!”曹操头也不回地把铅笔递给司马懿。不超过五分钟,司马懿又来:“曹操……”还没有说完,就被曹操恼怒地打断:“你够了!这是考试!你怎么什么都没带!”司马懿无奈地笑了笑,说道:“没办法,昨天晚上通宵玩游戏啦,结果忘了今天要考试。嘿嘿。”曹操流汗,干脆把自己的铅笔盒递给了司马懿:“你还没带什么就去我的铅笔盒里找好了,别弄坏了就行。”司马懿连忙说谢谢。
终于没那么多事了,曹操可以安心地答题了。可不知怎么的,笔下的字越来越潦草,大脑里的思路越来越混乱。大脑里时而一片空白,时而乱作一团。“到底怎么回事啊!”曹操拖着脑袋,在心里默默地问。
与其成反比的人自然就是怡然自得的袁绍了。虽然说他袁绍平时学习不是那么努力,可是如今自己有仇终于可以报了,无论如何也必须拼了命地赢了曹操。离收卷还有半个小时,袁绍却已经从从容容地答完了所有的题目。在细细地检查了两遍确定没有错误后,袁绍就和刘备“聊”了起来(传纸条):
袁绍:刘备,你上幼儿园的时候谁和你一个班啊?
刘备:当然是云长和翼德啦。至于子龙嘛……是一年级的时候才认识的。
袁绍:其实你也应该早就遇到他的,因为他和我一个班,你在一班,我在二班。
刘备;哇!原来我们是一个幼儿园的呀。
袁绍:对啊,那个幼儿园里的小孩才能被分到这个学校里上学,所以我们都是在那一个幼儿园里长大的,也就在后来的日子里碰上了。
刘备:原来我们这些人命中注定会在一起呢。
袁绍:其实也有一些人是后来才到我们班的,就像鲁肃呀,诸葛亮呀……
刘备:唔。
不想,就在袁绍还要继续聊下去时,有人打起了小报告:“报告!老师,袁绍和刘备在传纸条!”大家一看,原来她就是“天下第一大嘴巴”甄姬。她也只不过是看不下去两个人违反课堂纪律罢了,不过更多的成分还是不想看到魏小组和蜀小组有瓜葛,要不然日后绝对会被人拿出来耻笑的。袁绍正攥着拳头暗骂甄姬大嘴巴,刘备却说:“老师,是我先
第2章请君入瓮本初误中公台计趁火打劫公台计策终得逞(3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